(中秋节来这么一段,可能煞风景,重要的是 祝大家 中秋快乐)
开始扯
每行每业都有兴盛和衰败,在前几年讨论完数据库上云是不是 DBA 的终结者后,讨论了几年,不过看上去目前DBA 们还是活的很好,估计未来也不会太差。 但问题是,人活着你不能光低头,老想捡钱包,你也得看看前面的路。
在经过云一波的洗礼后,最近发现新的一波形式,专业的数据库及团队可能会接管你一部分的工作,当然也有可能是全部。说到这里估计有一部分DBER们的说,切,不就是外包,我们公司数据库不外包,我们有严格的审查,外部的公司不能过审。
呵呵,世界是变化的,目前国内的形式“喜人”,鸡蛋和猪肉变成了热门话题,你想想 capitalist 的想法和搞技术的想法能一样吗, 时刻都在想着,怎么24小时的* 7 的,不上养老保险,有这样的员工可以给他们来一打。
哪有这样的员工,当然有,国内各种数据库公司,具体哪些家就不提了反正是越来越多, 人家都有自己的产品和人才,人家卖出自己的产品就等于,卖出了人家的服务,人家的数据库,谁最懂,当然是人家最懂,诚然一家公司即使买了,这些产品,那也不会一个维护不留。
但问题是,留多少,怎么留,我要你技术水平的要求,是低,当今社会能在员工身上节约钱来解决的都不是难办的事情,结果自然要求降低,也就意味着.......
当然,对于其他的行业也是一样,公司内部的某个部门很可能就因为一个新的更“牛逼”更能被压榨资源的产品所取代。这年头讲究的是 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所以淘汰时刻都在脑袋上悬着。能为雇主提供更专业的,更贴心的服务才能喘气更久一些。
想想如果一个高级DBA,被一家专业的服务公司所雇佣,他服务于10家公司,提供高级的服务,而剩下的级别的DBA 则拿着更少的S,做一些基础服务,来满足基本需求,或者专业的公司开发出一些 DEVELOPS 的服务,将低级的工作精简,这样的生意,其实对两端 service support & requirement 都是好事,做的事情更专业了,锅有第三方公司背了,并且上面提到的问题都解决了。
产业链就有了,服务公司变得越来越专业,类似会计师事务所,里面没有别人,都是DBA,各种类型人才擅长各种数据库系统,而接受服务的公司也不用雇佣十几个DBA ,并且费劲心力的想着怎么管理。留下很少的人,与提供服务的公司进行对接就可以了。
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 DBA 工作的特殊性,因为与数据打交道,所以数据的保密和安全和其他的行业有所不同,如果将这个壁垒打破,利用各种自动化工具将能第三方公司不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或做一部分。那留给 location 的 DBER的生存空间还有多少。
所以,要不你就更专业,做到这个专业的上层,即使被雇佣也是上层,每台不用鞭子抽,自己就玩命的提高,或者适应更加变化的新形态,适应更低的薪酬,更多的劳动强度,人生不易,命的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