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6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暂无图片

20年平凡技术人生路-付社良

付社良 2019-10-10
2104

互联网起步,静待花开


1998年6月,我从武汉一所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了。从天而降的机遇加上一波三折的过程,我继续留在了母校,从事刚刚起步的互联网工作。

那个时候,中国的互联网刚刚起步,外面也没有网吧。作为互联网四个主阵地之一的很多高校,还用着64K DDN专线接入,144拨号上网。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软硬件管理维护。学习HTML,做做网站,管理IP地址,管理用户计费,管理交换机、服务器,升级更换拨号猫,有啥做啥。

那个时候,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标签:开放、共享。IP免费,内容免费。大学生人人都可以建网站、提供服务,清华9#等声名远播,而新浪、网易、腾讯等企业也刚起步,业务不多,内容不多,网速也慢。

最热闹,最活跃的,就是互联网的主阵地:高校。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南大百合、白云黄鹤等BBS上,年轻的学子们用键盘探索着虚拟的网络世界,那个黑底绿字的界面,成为很多人难忘的记忆。


互联网兴起,初次接触


2000年以后,中国的互联网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百兆、千兆快速以太网的应用和普及,各种交换机、服务器的升级换代,让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各种新公司、新技术不断融入,移动互联网也崭露头角,网络资源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新颖,网吧也如雨后春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

最热闹的现象,除了全民参与、人手一个的QQ,就是各大门户网站上热火朝天的WEB聊天室。没有实名,没有审核,没有监管,就一个字:乱。

2001年,单位派我和同事去北京学习,做技术储备。在北京,我第一次认识了一个叫CUUG的组织,也第一次认识了ORALCE 8i数据库。这个大多时候使用命令行的高大上的ORACLE数据库,让我一半敬仰,一半敬畏。

大学时学计算机,对数据和数据库有一点了解,也比较感兴趣。但是对ORACLE则一无所知,对UNIX也只是耳闻。当时的培训,也没有很好的上机实践环境。所以,那次的培训,我并没有入门,也没有学到知识。

唯一的,就是在我心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种子。


一卡通项目,再次相遇


2004年,学校决定建设校园一卡通。其他高校类似的一卡通项目,都处在探索阶段,有进步,也有失败,以至于很多人认为一卡通就是饭卡。

学校很有远见和决心,在武汉这个高校云集的城市,第一个敢吃螃蟹,重点建设校园一卡通,主要涵盖消费、认证、金融、管理等功能。

我们的总工是个技术控,也很有远见。他设计了很高大上的一卡通软硬件架构:ORACLE 刚推出的10g RAC数据库,SUN的小型机V480集群,HDS的存储阵列,VERITAS的备份软件、DATAGUARD异地容灾等等。

以学校当年在武汉部属高校5名之外的实力和财力,这些经费足见学校的勇气和雄心。多年之后,这个项目也成为明星项目,为学校赢得声誉。

作为单位指定的数据库管理员,经过3天多的ORACLE 9i突击培训,我成了一名专职的数据库DBA,负责管理一卡通中心的ORACLE 10g RAC。再次见到ORACLE,它已经不再是我当年模糊印象中的8i,而是一个全新的10g RAC。

从此,ORACLE DBA成了我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学习方向。


数据库初遇,软硬兼施


学校的一卡通项目中,数据库的集成方是东软公司。东软派来了一男一女两个OCP负责安装。作为新手,我毕恭毕敬、充满崇拜的看着他们工作。

由于软件、硬件和存储等分属不同的厂家,ORACLE 10g RAC的安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和很多软硬件打交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网络配置,存储配置,数据库配置等等,一个很小的问题,可能都要折腾很久。

首先,服务器是SUN V480,操作系统是SOLARIS 9,配HBA卡,大部分人没有接触过。从引导、安装、用户、权限、目录到SSH、FTP、TOP、PKGADD、IPMP等等,对操作系统命令不熟的人,很难独自完成10g RAC的安装配置。

其次,ORACLE也有不少坑。10g RAC是ORACLE刚包装推出的产品,口号很响亮,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没有经过长期的检验。我们的RAC,总是每晚自动重启,两个OCP反复研究、四处筛查,不断向METALINK提交TAR。最后,经过与老外的英语交流,ORACLE提供了一个隐含参数,才解决了问题。

经过这个项目,一方面,让我崇拜OCP的技术全能,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很多技术问题,只有英文才有答案。

BTW:我和这两个OCP成了朋友,他们后来也离开东软去了ORACLE,我们在ORACLE 的OPEN WORLD见面。再后来,他们又离开了ORACLE。。。


数据库入门,自学之路


作为大学里一名专职的ORALCE DBA,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当时唯一的一卡通数据库,一个SOLARIS 9环境下的ORACLE 10g RAC集群。

为了深入学习SOLARIS,我申请到了一台SUN U10工作站,没有师傅,没有经验,于是注册了CHINAUNIX网站,一边实践,一边虚心请教。

学习各种EEPROM命令、网络安装,学习各种系统命令、文件操作、安装应用、安装包、打补丁、防火墙、升级、硬件检修、拆换配件等等。慢慢的,我经手了V440、V480、E3500等很多机器,也越来越喜欢SOLARI个系统。

在学习SOLARIS的同时,我也加紧学习ORACLE的知识。首先,我学习了ORACLE 9i的四本白皮书,认真看,反复看,从体系结构、系统命令,到备份恢复、性能调优,不懂的就查资料,上网问,做实践,努力做到心中明白。其次,我下载了ORALCE官网上的很多文档包,有空就认真学习一下。


回顾多年的技术工作,我有以下几点个人体会:

1,热爱。热爱是学习和钻研技术的第一动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只有热爱技术,才能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体会到那种难以描述的喜悦。

2,实践。实践是技术学习和进步的主要方式,要多动手,多实践。理论上的知识都是虚的,只有经过实践的技术才是可靠的,才能真正掌握。

3,文档。官方文档是最权威,最可靠的,也是必须学习的文档。我习惯看官方文档,虽然英文不好,也能耐心慢慢看,幸亏专业英语很容易理解。


作为学习和进阶ORACLE的利器,我认为GOOGLE搜索、METALINK论坛和ORACLE官网论坛是三大护身法宝。可惜,GOOGLE被封了,METALINK取消了会员权限,只剩下最后一个不那么给力的ORACLE官网论坛。

BTW:从最早的CHINAUNIX、ITPUB论坛,再到无意中进入EGYLE、ASKMACLEAN个人博客,第一次接触到盖总的文章,膜拜大神。


数据库趣事,友情客串


SUN公司是个很好的技术公司,SOLARIS也是我最喜欢的操作系统。我从淘宝买配件,把单位所有的古董SUN机器都顺利装上了SOLARIS 10跑应用。

SUN对教育机构优惠很大,所以当时很多高校都采购了SUN机器。由于我校一卡通项目的明星效应,我这个笨鸟先飞的管理员,竟然被熟知了。

有一次,一个兄弟高校的一卡通数据库出了故障。该校一卡通项目的承建方也是我校的承建方,自然而然,他们找到了我,让我帮忙去解决。幸亏他们的数据库属于软件故障,问题不大,我这半瓢水来了个友情客串。

还有一次,另一个兄弟高校的SUN数据库出了故障。这次是硬盘逻辑故障,需要修复错误、读取数据,最后再恢复数据库。我一边查资料,一边处理,最后还借助了盖总博客里的技术分享,基本上帮他们恢复了数据。

最神奇的两次,一次帮某运营商的一台HP服务器加硬盘扩容,一次帮某政府部门的IBM服务器升级ORACLE数据库。虽然再三婉拒,最后还是盛情难却,只好硬着头皮上阵,现学现卖,幸亏一切顺利、皆大欢喜。

至此,SUN SOLARIS、HP UNIX、IBM AIX三兄弟总算都见识了。


数据库建设,苦累之乐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学习的不断进步,我的工作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数据库DBA,增加了UNIX / LINUX系统管理员,负责网络基础服务。

出于对SOLARIS系统的热爱和信任,加上SUN被收购、SOLARIS没落,用的人越少、越安全,我在SUN机器上部署了主页、域名等基础服务。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应用进行开发部署,学校的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在考虑应用分类、数据分类、保护分类的原则下,我把学校的数据库分为三个:一卡通金融库、数据中心共享库、其他应用库。

一卡通数据库跟金融消费有关,属于最高级别,单独部署、对外隔离,实行每天逻辑备份、异地DG容灾。数据中心数据库跟其他应用有关,属于高级别,单独部署、特殊共享、一般隔离,实行每天逻辑备份、异地DG容灾。其他应用库跟部分应用有关,属于一般级别,集中部署、对外共享,实行每天逻辑备份。

在这些数据库的建设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数据中心ORACLE RAC的搭建和两个异地DG容灾的搭建。所有的硬件:存储规划、分卷,HBA卡驱动、多路径配置,外网、心跳的连接、多路径配置等等。所有的软件:操作系统的安装、优化,数据库环境的配置、优化,ORACLE集群的安装、配置和优化,数据的迁移、DG的初始化等等。所有的工作,都需要我一个人去设计和实施。

为了搭建数据中心,我耗费了一周多时间才完成工作。为了搭建两个异地容灾DG,避免白天影响应用的正常运行,我在三天时间里熬了两个通宵。工作很繁琐,但必须很谨慎、很仔细,很辛苦,也很自豪。

由于自建部署ORACLE RAC非常的复杂和繁琐,所以当2011年ORACLE推出可以一键安装的ODA时,我第一时间支持并推荐学校采购了一台。


再见数据库,重新出发


2016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由于个人的特殊原因,我从原单位离职,进入了一个传统企业,从事信息化和数字出版的工作。

新的工作,有熟悉的地方,信息化建设是我的老本行,轻车熟路。也有陌生的地方,数字出版是个新业态,很多知识和技术需要重新学习。

在微信如日中天、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我加入了盖总的微信群,第一次近距离的聆听到盖总的指导,也回到了技术人的大家庭。

我非常崇拜盖总,他应该是国内公认最厉害的几个ORACLE ACE技术专家之一,平易近人,技术全面,也是我们所有技术人的偶像大神。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见识盖总的风采,也没有机会实践一下盖总的ZDATA一体机。

再见SOLARIS,再见ORACLE,我的热爱,你们永远在我的心里。

生活还在继续。我仍然会继续关注ORACLE,关注技术。

在微信群里,我仿佛看到自己的影子,很好,很好。

最后修改时间:2019-10-10 17:29:35
「喜欢这篇文章,您的关注和赞赏是给作者最好的鼓励」
关注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为墨天轮用户原创内容,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墨天轮),文章链接,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否则作者和墨天轮有权追究责任。如果您发现墨天轮中有涉嫌抄袭或者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contact@modb.pro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墨天轮将立刻删除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