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LOG_HOME
参数描述:日志的根目录。
更改日志根目录时,RUN日志(即运行日志)、DEBUG日志(即调试日志)、AUDIT日志(即审计日志)、LONGSQL日志(即慢查询日志)的目录也随之改变。例如,LOG_HOME = /home/omm/data/log,则RUN日志的目录为/home/omm/data/log/run,DEBUG日志的目录为/home/omm/data/log/debug,AUDIT日志的目录为/home/omm/data/log/audit,LONGSQL日志的目录为/home/omm/data/log/longsql。但是,ALARM日志(即告警日志)有单独的日志目录(ALARM_LOG_DIR),不受日志根目录影响。
取值范围:字符串。最大长度163。
默认值:$GAUSSLOG/db_log
ALARM_LOG_DIR
参数描述:告警日志的目录。
取值范围:字符串。最大长度163。
默认值:DataDir/log(DataDir 是通过cm_ctl query命令查询到的每一个CN和DN的目录路径)。
_LOG_LEVEL
参数描述:设置日志记录级别。
设置该参数不能打开AUDIT日志(即审计日志)。AUDIT日志的控制开关是参数AUDIT_LEVEL。
取值范围:整数。
表1列出了支持的日志记录级别及对应的打开标志,如果需要记录对应级别的日志,可将_LOG_LEVEL赋值为相应的标识之和。例如,如果需要记录RUN ERROR及DEBUG ERROR日志,则_LOG_LEVEL = 17(17 = 0x00000001(1) + 0x00000010(16))。运行、DEBUG日志级别分为INFORMATION、WARNING、ERROR。其中,INFORMATION级别的日志打印正常的信息,比如SQL语句;WARNING级别的日志打印告警信息,但不影响正常操作;ERROR级别的日志打印错误信息,比如SQL解析错误的原因。
类型 |
16进制取值 |
10进制取值 |
---|---|---|
RUN ERROR |
0x00000001 |
1 |
RUN WARNING |
0x00000002 |
2 |
RUN INFORMATION |
0x00000004 |
4 |
DEBUG ERROR |
0x00000010 |
16 |
DEBUG WARNING |
0x00000020 |
32 |
DEBUG INFORMATION |
0x00000040 |
64 |
LONGSQL LOG |
0x00000100 |
256 |
_LOG_LEVEL = 0时,关闭RUN日志、DEBUG日志和LONGSQL日志。
默认值:7(记录RUN日志)
_LOG_MAX_FILE_SIZE
参数描述:单个日志文件大小。该参数仅适用于运行日志、DEBUG日志、操作日志、告警日志和慢查询日志。
如果单个日志文件大小到达该参数值,则会将该日志文件备份(如果日志文件名zengine.rlog,则备份日志名为zengine_yyyymmddhhmissfff.rlog)。
备注:参数动态生效范围不含已生成的日志文件。
取值范围:整数,[1M, 4G],单位为字节。
默认值:10M。
_LOG_BACKUP_FILE_COUNT
参数描述:备份日志文件的最大个数。该参数仅适用于运行日志、DEBUG日志、操作日志、告警日志和慢查询日志。
如果备份日志文件个数到达该参数值,则会将最早备份的日志文件删除,保持备份文件个数为该参数值。
取值范围:整数,[0,128]。
默认值:10
_LOG_FILE_PERMISSIONS
参数描述:日志文件权限。
日志所有者、日志所有者所属群组及其它用户对备份日志文件的写权限会被自动去除。该参数的动态生效范围不包含已生成的日志文件。
取值范围:整数,[600,777]。
默认值:600
_LOG_PATH_PERMISSIONS
参数描述:日志目录的权限。
该参数可设置RUN日志(即运行日志)、DEBUG日志(即调试日志)、AUDIT日志(即审计日志)本层及上层目录、ALARM日志(即告警日志)本层目录的权限。
参数动态生效触发机制:在日志备份或新建日志文件时,目录权限会变更为_LOG_PATH_PERMISSIONS。
取值范围:整数,[700,777]。
默认值:700
_BLACKBOX_STACK_DEPTH
参数描述:设置在数据库程序崩溃时,日志打印的调用栈深度。
取值范围:整数,[2, 40]。
默认值:30